《射雕英雄传》读后感

时间:2024-03-19 06:46:40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5篇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射雕英雄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1

我接触的第一部金庸武侠片就是85年黄日华、翁美玲主演的《射雕英雄传》,这部片子的普及与受欢迎的程度,我们70年代生人应该是很有感触的。正是由于这个电视剧的影响,后来又去找来了书细细读来,更夸张的是高考前夕,复习已经进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境地,但是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看不进书,有同学从家里搬来金庸全集,我们都视为宝物,争相读之,以致甫进大学就用零花钱买了新的精装全套,是寝室每个一套,研读金庸,那种热情,至今难忘。郭靖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英雄,也是至今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武侠人物。 日记

郭靖一生,可以说是简单却不平凡,贯彻始终是助宋抗金拒蒙。他不是名门之子,不是高官,不是将帅,即不能翻掌成云,复手为雨,也不能进言献策,或披坚执锐,为国出力效忠,但他没有空谈,没有坐视,没有抱怨,而是身体力行,身在草莽,却比任何人关心国家的安危。不能身先士卒,守城破敌,就自觉承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已任,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悄悄地影响着,关乎着宋室的安危。争夺《武遗书》,和金人斗智斗力,生死悬于一线。一场惊心动魄,影响着宋金命运的斗争,悄悄地发生,又悄悄地结束,然而影响却是深远和无形的。假若让金人得到,历史会不会重写?至少郭靖后来的死守襄阳,就少了最有力的武器。为了帮大宋去除大敌,图久安,他助蒙灭金,一旦蒙古人背信弃义,他毅然南归,顽强地抗蒙保宋,襄阳死守,人在城在。“知不可为而为之“。郭靖的铁肩担道义,有所担当,敢于担当的风骨,不正是"中国魂"的最好表现,也是中国人心中"理想人格"。郭靖身上闪耀的朴素而光辉的民族精魂,让人想到“击誓中流的“祖耿,让想想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弃疾,让人想起“匹马戌梁州”的陆放翁!也让人想到忠君尽节的陆秀文,和舍生取义的文天祥。金庸在郭靖身上的确是倾注了许多,起码是他前半生的信念和思想。郭靖的行为是严格地按照儒家思想创造的,忠孝仁义无一不全,就是连他的个性,他的笨也是为迎合这种需要,所谓君子敏于行,而拙于言。在小事上,郭靖显得木讷无比,往往要黄蓉从旁推动。但在大时大非前或民族大义下却是豪不含糊,此志不改,终身无悔!这种小事糊涂,大事分明的个性,不正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吗?最后正是这样一个笨人,最后走到人生的最高峰。东南西北四大高手,无不是出类拔之人,是百年难遇的人才,但如郭靖一比,一介武夫而已。黄蓉是第一聪明人,郭靖是第一笨人,黄蓉的可爱可亲和郭靖凝聚着“中国魂”的形象一比,只余聪明二字。真正可以和郭靖比肩的,是没有正式出场,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岳飞!

郭靖对岳飞的敬佩可以说是本能的,象没有任何道理但又是自然而已。他生于大漠,自少失孤,虽有五位师尊,并没有对他灌输多少为国为民的嵩高引导,一切是天性使然,他一遇岳飞,就改变一生。胸无点墨,但一见岳飞的词,就直觉地说好,十分喜欢,以至爱不惜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只有同类人才可完全理解对方。郭靖是有意无意间以岳飞为榜样,而金庸也是有意无意中将郭靖比作岳飞。岳飞的引入,看似是无有可无,其实是本书的思想和文眼所在。岳飞向来是儒将的典范,"儒"者是"儒家思想"也。在我国的地位仅次于关帝。

对岳遗书的争夺,可以说是对正义的维护和张扬,武遗书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的,说是郭靖可以死守襄阳,保家卫国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本书,郭靖也不成为郭靖。其实,在《射雕》中金庸真正要表达的是一个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问题,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到底谁是英雄?怎样才称得上是英雄?人应怎样过一生?是创下蒙古帝国,后来铁骑踏破亚欧二大洲,纵横驰骋,横扫天下的铁木真吗?还是象四大高手达到武学的顶峰?还是郭靖的铁肩担道义?可能结果不是唯一的,但我相信没有谁会说郭靖不是英雄。但在金庸心中真正的英雄我猜是岳飞,郭靖在《射雕》是向着岳飞靠近。在《神雕》郭靖无悔为一个英雄了。忽然想起北岛的一句诗: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愿意是一个人!

纵观金庸的作品,《射雕》堪称高峰也是一个转折点。郭靖即是侠之集大成者,也是一个结束。在这之前的陈家洛,袁承志,一个抗清,一个复汉(还是复明?记不清了,总之复汉不会错),无不是一身正气,以道义为已任,因国忘家,存大义而灭私欲(由其是陈)。但郭靖之后的杨过,张无忌,乔峰,以至冷狐冲身上再没有这种为国忘家的精神,他们身上虽然从不缺少英雄气概,只是少了那种民旅精神及信仰,"儒家思想"的淡化,信念的模糊,他们很少会因国忘家,以道义为已任,功成之后,往往是自动退出江湖,从此不问世事,与世无争。和陈袁的失意被迫隐蛮荒,烁孤岛有着本质的区别。《射雕》究竟是不是金庸最好的作品,难下定论,单从民族传统,文化人格来讲,却是达到最高的层次。所以郭靖之后,再无大侠!看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礴滂气势,和铮铮铁骨,就知金庸那时正当壮年,有着无限的热爱和信仰,才以无比的激情奏响一典浑厚的民族颂歌!金庸借郭靖这一杯酒,浇上下五千年,堂堂一个中华民族。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2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

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都是七次大的转机。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其它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二内容摘录:郭靖道:“这西毒如此奸猾那是非跟他算帐不可的。但你和马道长、丘道长他们一起去声势不是大得多么?”周伯通道:“唉也只怪我好胜心盛以致受了愚弄一直不知道当时只要和马钰他们商量一下总有人瞧出这件事里中间的破绽来。过了几年江湖上忽然有人传言说桃花岛门下黑风双煞得了《九阴真经》练就了几种经中所载的精妙武功到处为非作歹。起初我还不相信但这事越传越盛。又过一年丘处机忽然到我家来说他访得实在《九阴真经》的下卷确是给桃花岛的门人得去了。我听了很是生气说道:‘黄药师不够朋友!’丘处机问我:‘师叔怎么说黄药师不够朋友?’我道:‘他去跟西毒 ……此处隐藏3519个字……敌”,而郭靖却发现义弟杨康认贼作父,好心想帮他;而杨康却怕郭靖多事,使自己失去荣华富贵,不但不改,还想法设法害郭靖与黄蓉,梅超风和欧阳峰父子也从中插事。故事由此展开……

在书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郭靖和他的师傅——北丐洪七公了。你也许会问:黄蓉不也很好吗?再说她那么聪明伶俐。一开始我也这么想,就连做梦中都羡慕黄蓉的聪明伶俐。当时武林中武功盖世的主要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个,而黄蓉既是东邪之女,又是北丐洪七公的得意徒弟,还是丐帮帮主,简直是于众人宠爱于一身,但我却不是很喜欢她。为什么呢?因为在书中,黄蓉处处都要耍小心眼儿,而郭靖却憨厚老实。郭靖十分讲信用,是个说一是一,说二是二,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黄蓉呢?却老喜欢出尔反尔,这样就失去了人最基本的诚信,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

郭靖就不同了。他虽然笨,但他却努力用功,不也照样练就了一身盖世的武功吗?洪七公小时候曾作过奴隶,后来不也成为了盖世的大英雄,闻名于天下了吗?这就充分说明了,不管你有什么缺陷,只要你能刻苦用功,一定能够成功的!在这里,我同样想说一点,那也就是认真。郭靖不仅努力,还具有认真这个优秀品质。单单是这两点,即使他再怎么笨,也可以学会一身盖世武功了。虽然有点夸张,但认真是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你想想看,如果工程师不认真的话,飞机少了一个零件,这可不只是写错了一个数那么简单的事情呀!郭靖也就是因为在练功时专心致志,不三心二意才有所成就的。在这点上,我和郭靖比起来,真的是自行惭秽啊!虽然大家全说我聪明,但总是学习没有进步,这不就是因为我不努力认真吗?一次数学测验中,我因为不认真,竟将3看成2,才没得到八十分的。在这点上,我真应该向郭靖学习。他不仅仅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的榜样!

还有一点那就是,在书中,桃花岛黄岛主样样精通,无所不能。而她的女儿黄蓉却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没一样做得是非常好的,这也是她武功不如人的原因所在。如果她能好好跟她的父亲东邪学武功或者天文、数学等,这时的她一定可以笑傲江湖,或者当一名天文家、数学家了。但她却拖泥带水,哪个都会,但哪个都不是完全弄懂,所以这还不如踏踏实实专心学一门学科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比如我:常常还没学会那个,就要学这个,最后弄得哪个都没学好,哪个都不会,都是一知半解。

这就是金庸书中的好处,不仅写了精彩的故事,还写了很多人生中的道理。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5

说来惭愧,正因为从小到大看过太多遍电视剧,以至于金庸最负盛名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都没有读过。不知为何,《天龙八部》的电视剧看的较少,因此儿时记忆很浅,所以几年前就读了小说,大为喜欢,之后又反复读了几遍。

这次决定读《射雕英雄传》是在返校之前,专程下载了以消遣高铁的旅途。在时速接近300公里的车上,我逐渐地沉浸在了射雕的世界里。尽管情节着实熟悉,但仍然发现了很多只能是从书中得到的妙处。刚刚读完不足20分钟,现在的心绪仍然是难以从书中的世界中平复,为了留住这丝情感,因此赶紧作此文。

一、此书实际上就是郭靖从傻小子到大侠的成长史

1)武功

依我看来,郭靖是书中真正称得上”武痴“的人。当然不可否认郭靖是一个集天下奇遇于一身的人。

最初师从江南七怪,进展缓慢,之后马钰教其内功,几天后就已经可以让江南七怪刮目相看。进入中原后,先遇黄蓉,碰见洪七公,被授降龙十八掌。之后进入桃花岛,遇见老顽童,学到了九阴真经。之后的郭靖,就是逐渐顿悟九阴真经,从而让自己的武功渐臻佳境。

2)价值观与是非观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在武功之外的成长,才是故事真正打动人心的内核。

最初,生活在蒙古上的郭靖只有和拖累、华筝、哲别等人的友情。作为一个孩子,并无什么家国的观念,只知道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讲义气。

之后,当被师傅们和母亲告知了自己的身世,背负了复仇的重任。

随着历史的发展,宋金交兵,蒙宋交兵,从此有了家国天下的观念。

故事的最后,本应该与黄药师一起返回桃花岛成亲,突然收到了华筝的急报,二人自此赶赴襄阳。是这封信,让郭靖开始了自己一生最伟大也是最后的事业:保护襄阳,保护大宋。

我不禁有些戚戚然。此时的郭靖和黄蓉应该也只是20岁左右,而后面的神雕出场时,也已经是50多岁。知道在倚天屠龙记中我们得知这对伉俪最终在襄阳城破之日殉国。他们的一生是真的大侠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大好年华,年少有为,却就此献给了国家。郭靖自小就忠贞,这样的人生本就是他的归宿。可是黄蓉呢?作为东邪的女儿,本不介意这些约束。而出生在桃花源一般的桃花岛,两兵交战又与她无关。只是爱上了那个人,便一辈子跟着他、和他并肩作战。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一天遇到了郭靖开始。从这个角度,黄蓉有比郭靖更为伟大的地方。

另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是,故事后期郭靖母亲自杀,自己逃出蒙古,又以为黄蓉已死。就此突然怀疑生命的意义。自以为能力越高,则命运越过坎坷,且会连累、伤害越多的人。因此只求忘掉所有的武功。直到洪七公振聋发聩的宣言,此生从未错杀一个好人,郭靖才醒悟。能力并不是作恶的原因,反而,能力越大,为善的可能也越大。善恶全在自己的选择。

二、一些有趣的地方

1)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个个可爱。

东邪喜怒无常,不守礼法。西毒阴险狠毒,作恶多端。南帝沉溺儿女感情,投身佛门。北丐馋嘴。

但四个人都是可以称得上宗师称号的。只要说过的话,必定作数。只要发过的誓,一定实现。因此尽管书中郭靖黄蓉与欧阳锋多次生死相斗,却仍然对他恨不起来。四个宗师,实在个个可爱。

书中真正称得上“恶人”的,或许就是裘千仞,杨康。不同的是,裘千仞最终却被洪七公的一番顶天立地的宣言所振醒,最终算是突然醒悟,皈依佛门。而杨康却没有一个醒悟的机会便死去了。欧阳克是书中前期的大反派,却对黄蓉是真情实感,自知是被其陷阱所害,仍然劝说黄蓉小声说话,不要被欧阳锋知道。这叫人真能生恨呢?

2)郭靖其实才是此书中最为耀眼的武学奇才

3)黄蓉这等冰雪聪明的人,陷入爱情更惹人爱

三、谁是射雕英雄

直到读到本书的最后一章,成吉思汗死前召郭靖见面,我都未细细品味这本书的书名“射雕英雄”。先入为主之下,我想这本书的主角是当之无愧的郭靖,而射雕英雄当然是没有争议的。直到后来,郭靖与成吉思汗的一番讨论,我才意识到,其实有资格“竞选”该名称的还有一个成吉思汗。尽管最终答案仍然很明确,但是读者关于“英雄”花落谁家的思考才是作者的良苦用心。

在本书的最末尾,后记的最后一句话,金庸写道:《射雕英雄传》所弘扬的英雄,是质朴厚道的平民郭靖,而不是灭国无数的成吉思汗。可以看出这就是给本书“英雄”的最终定调了。而成吉思汗死前最后一天试图射雕失败,正是隐含了射雕英雄仅仅郭靖一人而已。

成吉思汗自诩自己亲手建立了人类最广阔的帝国,郭靖却反问人死后所能占据的土地能有多大。又问到:杀的人多就是英雄吗?成吉思汗没有作答,当晚去死,口中喃喃自语:英雄,英雄。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