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朝花夕拾》读后感1往事的回忆是人生中的一束水仙,娇羞似水;往事的回忆是人生中的一杯清水,淡雅清闲;往事的回忆是人生中的一抹春痕,洒脱飘逸。
——题记
《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和“父亲的病”。因为它们都拥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在东京留学时写的,描写的是他的老师。藤野九郎教他们骨学。黑瘦的藤野先生勾起了鲁迅最为深刻的师生之间的回忆。此文流露着鲁迅对藤野先生知识丰富的敬佩,然而更为突出的是,鲁迅对中国人无知与儒弱的愤恨。
“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中国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为什么?为什么中国会是如此直不起腰来,一声声刺耳的“东亚病夫”,难道还没有唤醒他们的直觉吗?难道就要像奴仆一样被他人利用吗?难道非要等到枪口顶着你的头颅时才知道反抗吗?如果真的如此,那就太晚了。
“父亲的病”写出了鲁迅对父亲如海般的一番爱,我猜想这一定是鲁迅最痛苦的回忆了。有人曾说:“父亲对孩子的爱是一座山,一座耸入云霄的山。”而我认为:“孩子对父亲的爱是一条溪,一条清沏透底的溪。”那人说的并非有错,父爱是厚重的。而我确定,当父亲面临痛苦时,孩子都会挺身而出,去为他四处奔波,寻找名医。
“回忆不仅是美好的,而更多的是痛苦,让人心碎的痛苦。”《朝花夕拾》中的回忆始终属于鲁迅回忆中最痛苦的回忆了,中国人的儒弱与父亲的离世都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伤疤。
而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想给予中国人民一个忠告:
我们是龙的传人,怎能跪于一个洋鬼面前?站起来,告诉世界,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而是腾飞在宇宙的巨龙。
《朝花夕拾》读后感2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朝花夕拾》里的《狗猫鼠》这一篇。特别有意思的是,有时候鲁迅先生不只说的是猫,常常会代指一些人。
鲁迅先生打小仇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讨厌猫、恨猫。而这个消息成了事实,被许多人知道了,一些人就趁风起浪,写了一篇广告词:“狗仇猫,鲁迅也仇猫!”在暗中骂鲁迅是条狗,但鲁迅先生心胸宽阔,不去计较这些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但他也在努力找着狗仇猫的原因。最后只在一篇童话里看到了些虚假内容,只因为狗把猫错当成了大象,受到动物们的耻笑,从此以后,狗和猫成了一对仇人。
狗仇猫的原因不太明了,可鲁迅先生仇猫可是理由充足的。第一个原因是猫的性情与其它各种动物都不太同,凡捕食雀、老鼠,总不肯一口结束它们,而是尽情地玩弄,放走,捉住,放走,再捉住,直到它再没新的玩法,玩腻了的时候,这才吃下去。读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鲁迅先生其实是在笔头上做文字,是不是仅仅只有猫才会这么做呢?完全不是,这里就代指了鲁迅所处年代的日本人的所作所为!他们慢慢地折磨爱国人士,再残忍的处置他们。
第二个原因是猫虽然与狮虎同为猫科,可是却有那么一副媚态!读到这里,我忽然又明白了,那个时代的有些人就是这样,为了努力巴结依附向上爬,才做出一副副媚态,以求讨好!第三个原因是小时候他家的大花猫吃掉了他饲养的“宝贝隐鼠”。
鲁迅先生的散文,字字珠玑,话里藏话,露出锋芒,有些内容我还似懂非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走进大师的世界享受文学的魅力!
《朝花夕拾》读后感3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五味杂陈,有兴奋、失落,有哭、有笑,不过都是人生一般美好的回忆。拾起从那枝头掉下的留着芬芳清香,以及那许多回忆的小花儿吧。细细品味还能嗅到几分年少时的清香呢!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出自我国大文学家鲁迅之手,讲述了鲁迅先生童年青年时发生的一些事,这其中有苦边有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保姆阿长和藤野先生。
保姆阿长原本让“我”很厌恶,她睡觉总是摆成了一个“大”字,让“我”翻不了身,以及踩死了“我”的隐鼠,让“我”很伤心。他还有许多让“我”讨厌的规矩。我也不喜欢阿长,可是鲁迅想要《山海经》,长妈妈费了心思办帮鲁迅买到,这才发现长妈妈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与妈妈对比起来,衍太太可以说是太自私了。鱼缸结了冰,“我们”去吃冰。可衍太太不但不制止我们,还为“我们”加油,在鲁迅父亲过去后,衍太太还让“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还到处传播鲁迅卖珠宝的流言,这种人真是太坏了,有些可恶。
藤野先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不但为人善良更不会轻视中国人,还帮助鲁迅纠正笔记上的错误,是一个真正有同情心的人。他认为知识没有国界,他把医学传播到中国,也希望有更多国家能有更好的医学,他这是光荣可敬的。
鲁迅笔下鲜活人物还有许多,他的文章有独特魅力,让人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读后感4这本书是被誉为“民族魂”鲁迅先生写的一部散文集,这本书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儿时以及青年时的趣事。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两篇文章是《阿长与山海经》以及《琐记》。《阿长与山海经》里面的阿长就是儿时一向领着鲁迅先生的女工,说得大气一点就是保姆。阿长长得又矮又胖,就是因为她胖所以很怕热,晚上睡觉时总摆着一个“大”字型睡姿,一条胳膊还摆在鲁迅先生的脖子上。推也推不动她,叫也叫不醒她。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无奈以及不满。
到除夕时阿长让鲁迅先生吃福橘,贺喜他人,以及不停告诉他要懂礼数。通过语言描写我看出阿长是一个爱唠叨,还稍有些迷信的人。接下来的这件事可是这篇文章的重中之重,就是阿长给鲁迅买山海经的故事。鲁迅先生用了“别人不肯做的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
这句话表示了对阿长的感激,从而消退了以往对阿长的坏印象。第二篇文章《琐记》,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少年时期中对孩子很好的邻居衍太太。每到冬天时湖里都会结一层薄冰,鲁迅先生和他的小伙伴都想吃冰,可是通过他们小心翼翼的动作描写看出他们想吃冰却怕被父母骂。可是衍太太却让他们吃,还常常和他们开玩笑。如果哪个孩子受伤了,孩子都会来衍太太这里,因为不会被骂,而且通过动作描写还可以看出衍太太为孩子们包扎时的细心。这篇文章写出了这位太太对他们的好,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很喜欢她。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读了一遍又一遍通过书中的描写,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好书。
《朝花夕拾》读后感5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 ……此处隐藏2880个字……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我在寒假里读了这本书,他给我的感触很大。鲁迅的作品能够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寻味,它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等等都受到了鲁迅强烈的批判,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人们感到悲哀。
然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齐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十分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但是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我十分喜欢鲁迅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读后感12这段时间,我看了《朝花夕拾》这本书,它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散文集,由《小引》《后记》和十篇文章组成。《朝花夕拾》这本书原名《旧事重提》,文章以叙述回忆为主,但其中又会夹杂一些讥讽,这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书中有从孩子看世界的角度和从成年人看世界的角度,孩子的角度是有趣快乐的,而大人的角度是孤单痛苦的,这本书含义丰富、耐人寻味。我觉得日后,我需要再次回头认真细品这本书。
让我最喜欢的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从童年的玩乐到读书的成长经历。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乐园,在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葚,多美啊,真令人向往!在百草园里,可以听油蛉、蝉唱歌,也可以听蟋蟀弹琴,这就是鲁迅童年的乐趣。听着长妈妈的"美女蛇"传说,在看着鲁迅童年,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让人饶有兴味。但鲁迅要去上学了,他要告别这个充满快乐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就是他要去的地方,三味书是老师的屋子,这里是严厉的,读书是枯燥的,这与百草园的快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课间学生会溜到后园玩耍嬉戏,这让三味书屋别有一番趣味!
鲁迅先生的童年丰富多彩,让人憧憬也令人向往。美好的回忆永远不会消逝,明天的蓝天将会更美好,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努力成长吧!
《朝花夕拾》读后感1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首先说说写作背景!
1926年8月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不得不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段时间他整理撰写了10篇回忆性文章,这种惜时如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书之前我眼中的鲁迅是一种刚正不阿的形象,从他竖起的头发和两撇胡须中我能想到词语是“严肃”“庄重”“神圣不可侵犯”。
初读《朝花夕拾》我眼中的少年鲁迅是调皮的,我甚至捂住嘴巴偷笑,他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从光滑的石井栏上往下跳,还把砖头抛到隔壁的梁家去了,他的喜怒哀乐总是那么有趣。
再读鲁迅,我发现青年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具有了自己的思考,“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也不难。他对“哭竹生笋”生疑,“卧冰求鲤”则存在性命之忧,反感“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他对传统的孝道开始了质疑。在《琐记》中衍太太的教唆他的话他已经有了辨别和抵触的思想。
当《父亲的病》读完后,痛斥庸医励志学医,我想他一定是一位称职的好医生,可是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看电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刺痛了一个弱国国民的自尊心,他遭受了羞辱和歧视。从那一刻开始他觉得医治一个国民的身体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医治国民的精神,而要发扬民族精神首推文学,于是在每一个深夜,他开始以笔为剑,努力耕耘。
一个人因为国家遭受歧视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单凭这点他就值得所有中国人敬佩!
《朝花夕拾》读后感14《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集。关于鲁迅先生,对我们而言啊,真是一个字——熟,以前不是有句话吗?叫:“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这可是从前学生娃们的恶梦,这里的周树人指的就是鲁迅先生。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集,在我们的课本中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和《好的故事》。
鲁迅先生,擅长杂文,不过在我看来,《朝花夕拾》也是一本很好的书。我最初知道这本书也是因为那个小说《狂人日记》,他提出了“礼教吃人”的观点,从此,步入他的“世界”。
其中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一篇《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先生幼时的“保姆”,在鲁迅先生眼中,他也总是切切察察,而且很迷信,睡觉时还摆“大“字,还懂很多规矩,还不识什么字,把“山海经“叫成“三哼经”的一个人,却给鲁迅先生买来了《山海经》,连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这是他最心爱的宝书。
鲁迅先生一直对这套书念念不忘,连在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书的模样,还一直在眼前,鲁迅先生,小小年纪就如此爱书,也是我对这篇文章记忆深的原因。
《朝花夕拾》这本书别有韵味,写出了一个童年真实的鲁迅……
《朝花夕拾》读后感15《朝花夕拾》是鲁迅在晚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回忆了他幼年到青年的事,是了解研究鲁迅早年生活思想与当时社会风貌的书籍。它追忆了那些无法忘怀的人物或事件,抒发了对往日亲友与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批评。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病》一文,他讲述了父亲得病,于是请了两名当时“名声”很高的医生,结果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为鲁迅的父亲瞎开药方,用花言巧语换取了他人的生命。写出当时社会的浑乱,庸医误人,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 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当然这篇文章不仅讲述的故事情节和寓意,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状,还有它的写作手法,写作方式也是非常的巧妙,令人惊叹不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幼年的鲁迅在百草园内玩耍,写了许多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其中就在这篇文章的第二段就有许多这样的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草略,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让我们看出百草园不仅大且景色优美,当然在写雪天捕鸟这付件事情中,也用到了许多动词,用了许多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捕鸟的过程与方法。写出了童年的鲁迅所散发出的童真童趣的气息,感受到了鲁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朝花夕拾》抒发了鲁迅对旧社会的不满,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革命先列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像急迅一样探求真理,像范爱农一样爱国,像田野先生一样毫无民族偏见。旧社会的黑暗与今天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