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1
今天要推荐的一部电影是20xx年由王小帅导演所执导的《十七岁的单车》,影片主要围绕农村进城打工的少年小贵和城里的孩子小坚以及一辆单车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片被禁止在国内上映,但这并不能将这部优秀的影片否定。
故事的开始即进入正题,农村少年小贵找到一份在快递公司送快递的工作,依靠的交通工具是一辆自行车,每单10元,攒够600元时就可以买下这辆公司借给他的自行车,故事本来是很平静的,,小贵马上就可以攒够钱买下自行车了,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
一天小贵被派去找一位张先生取件,但找错了人,耽误了时间,出来之后发现车子不见了,到处都找不到,于是便坐在路边哭,没有给顾客送快递,经理知道后把他开除了,他苦苦哀求,经理答应他如果找到自己的车子就能回到公司工作,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在这个过程中还被当成小偷,直到有一天秋生告诉他好像看到了他的车。
小贵自行车的新主人叫小坚,是城里的一个孩子,很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单车,因为周围的同学都有自己的车,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他有一个漂亮并且家境很好的女朋友,他一直很自卑,于是他把爸爸要给同继母的女儿上学的钱偷走,在二手市场买了一辆车,就是小贵的车,他很喜欢这辆车。
在一次和女朋友约会时,车子被小贵骑走了,小坚追上去并和同学一起打了小贵,抢回了车子,之后小贵就一直跟着小坚,发现他藏自行车的地方,便拿走了车子,经理见这样便让他回到快递公司。但是一天小坚和同学找到他又抢回车子,小贵无奈找到了小坚的父亲,父亲知道真相之后打了小坚,让小贵把车子带走了。
小坚不甘心,又和同学们找到小贵,但这次无论怎样小贵就是不松开车子,同学们纷纷出主意,小贵都不答应,最后双方无奈达成协议,一人一天使用车子。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又发生了一件事,小坚发现女友潇和另一个车技好的小混混在一起,于是便偷袭了小混混。
于是小坚被追打,由于这一天要把车交给小贵,导致小贵也被打,车子也坏了,二人既无助又无奈,只能暗自神伤。
故事围绕一辆单车的归属问题,体现出小贵和小坚两个身份不同但命运相同的少年的青春。小贵作为一个农村进城打工的小孩,社会对他是不公平的,被人看不起,处处都在制约着他,他骨子里那股倔强是他仅存的尊严,但是也是这种倔强让他失去了最后的尊严;小坚的身份与小贵又很大的差异,他拥有城市户口,可以上学,但是他的青春是更残酷的,虽然在城市里,但是他一直很自卑,当他发现自己买的车子是偷来的,他也不愿承认,当他发现女朋友离开他时,他也发现自己不再需要这辆车了,但自己也是遍体鳞伤了。
对于二人来说,这辆车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对这辆车的追求越是执着,他们的青春就越残酷,他们就像是被这个社会抛弃里一样,迷惘,挣扎,不断徘徊,这是中国式的青春残酷物语。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2
影片在讲述十七岁的矛盾,彷徨,爱情,生活,理想,对现实的理解,对社会规则的模糊,对利益冲突的解决。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影子在里面漂浮,那些曾经的年轻岁月在漂浮,那些仓促的回忆在漂浮。为了得到一辆单车这个简单的理想,我们努力实现,用我们确定的方式。然后用我们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和争端,两个十七岁的孩子分别从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来达到他们相同的理想。同时,爱情和现实,炫耀和成长,我们都必须一一的认真面对。还有城市的诱惑,对成人世界的理解。这些都让我们在沉默的表象下涌动,青春的涌动被我们克制。而成年人,像那个公司的老板,他只是用一句我靠,来表示对我们理想的执着的惊讶。
只有心酸在一直跟随着情节蔓延,在心底悄悄散开。那些沉闷的画面下面,是青春在不断涌动。谁都记得自己十七岁的时候那些暗自澎湃的激情,在冲动和理智之间彷徨的脚步,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妥协的态度。十七岁的时候我们用简单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错对,来衡量成熟和幼稚。我始终难以忘记那些平淡的画面,城市学生建和他爸的争吵,而农村孩子贵默默的推走单车;还有建拿起砖头慢慢的跟随着女同学和青年;贵紧紧抓着单车在建等一大群学生中间嚎叫;建和贵不断的骑着单车或者用脚奔跑。这些画面,是影片关于青春的有力见证。
青春就在奔跑和彷徨中行进,激情有时战胜了理智,孤独的心情随处可见。建终于一砖头砸向了青年的头,而贵却对小保姆耿耿于怀,建对家庭,对父亲和另外两个陌生的家庭成员的困惑,贵却为了单车搜寻奋斗,在人群涌动的立交桥下擦汗。这些画面无序的出现,表现着烦闷青春同样的无序和混乱,沉闷的延续,低沉的拥挤。还有对女同学的爱慕,犹豫而胆小的追求方式。努力压制心中的冲动,更多的事情让我们困惑。琐碎的理想却在心中牢牢占据,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时光,我们用吸烟和冷漠来展示成熟的时光。而我们在这段时光里只是不断的奔跑,拉开衣服,肆无忌惮的,像广告画上那个少年一样微笑或者仓皇的奔跑。
影片一直在低低的讲述,追求女孩,打架的远镜头出现。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利益的冲突,一人拥有单车一天。他们每天准时交换。而最后城市孩子伸出手去的那个动作,是孤独的青春寻求援助的声音。除此之外,我们还不断的看到奔跑的时候,那些老人们安详的观望,他们平静的看我们青春的闹剧,不说一句话。他们也许在怀念他们自己的青春,也许他们知道我们终将靠自己成熟起来,无需提醒,终将成熟。
终于,青春在打斗中渐渐远走,伤痛不可避免的发生。醒来过后,我们开始成长,开始懂得一些世界的规律。我们开始知道自己的渺小,知道某些成年人的游戏规则,开始站起来,同时继续生活。只是青春,青春的激情和冲动,青春的彷徨和困惑,青春的引诱和挑逗都在渐渐远去,离开我们的身体,离开我们正改变着的思维。一切重新开始,青春嘎然而止。
有没有看到最后,农村孩子缓慢的走在大街上的身影?那是我们在成熟之后,扛起变形的理想,继续行进在茫茫的人海之中。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3
《十七岁的单车》讲述的是关于单车的故事。单车——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而在加上了十七岁的修饰之后,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含义。导演以他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他对城市中下层人的遭遇的看法,以及对于青春的别样的解释。整部影片充斥了反差,纪录片纪实风格的拍摄,没有特技,没有什么高科技,带着一种黑色幽默的色彩讲述着现实。
单车作为影片标题的核心词在片中不仅仅只是一件道具。对于贵来说,那是他的一切,失去了它,他就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存工具;对于小坚来说,单车表面上是他多年来的一个梦想,但实际上只是他虚荣心的表现,而在他失去它之后,又变成为了他在城市中立足的尊严的体现。
小贵和小坚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个是外来打工的进城者,而另一个则是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生活不富裕的类似于小混混的角色。而在现在看来十分平常的单车也就成为了他们共同争夺,并共同拥有的东西。在导演眼中,即使是美好的青春,物质也是异常重要的。对于小坚,有了单车他便轻而易举地走向了漂亮女生潇潇。而潇潇和小坚交往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车不错!”,这是多么讽刺的。而他失去她也因为他先失去了单车。这种青春单纯的爱恋也是建立在物质之上的。相比而言,单车的意义对于打工仔贵来说要纯粹得多——单车的后架上载着的不是虚荣,而是他整个的生活。因而即使在他昏迷的时候,他的手还紧紧地握着单车轮子的钢条——他的青春更加残酷,为了在城市中生存下来,守卫着单车。在城市中,即便是本因该最美好的青春,也因为城市本身而变得物质,变得残酷。
影片主要就是表现了两个下层者无奈、残酷的青春。城市人的一种冷漠充斥了整部影片。城市太大,人群太冷漠,足够湮没一个悲苦小角色。当小贵拿骑着自己的单车逃避小坚的追赶拼命前行而撞上卡车飞到车上,我们看到的是旁观者的冷漠。导演把镜头游离于理性之外,忠实的长镜头,记录着北京街头时常可见的群殴民工的悲剧。当胡同小巷中几个小混混追杀小贵和小坚,几个大爷们照样悠闲的下着棋,依旧是冷漠。小贵为了生存来到城市,但是他却并不属于这座城市,在城里人的冷漠与非难中他的生存环境一步步地缩小,一步步地艰难,最终陷入了绝境。最后小贵在城市人的麻木的眼光中背着单车艰难的在大街上行走使冷漠达到了高潮,而小贵的悲惨命运也一显无遗。
影片的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主旋律明快的节奏感的反复,伴随着滚滚的自行车轮和人流,烘托着城市的现代感快节奏。之前提到了,贵于小坚日复一日交换单车时背景那轻快的音乐造成的声画对位,也成为片中少有的暖色调。而结尾时苍凉的背景乐则使观众的情感达到了一个极至。
《十七岁的单车》并没有充满着青春的气息,我们听到的并非清脆的车铃声与欢快的笑声,我们看到的却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命运的妥协。本该青春年少,却因为社会的无情的现实而变得残酷无奈。北京,大都会,繁华下掩饰不了暗淡;胡同,小巷道,暗淡之中凸显了现实。冲动、暴力、唯美、现实,导演用他的镜头语言,叙说着他对北京和青春的印象。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4
讲述成长的故事几乎已近习成一个创作母题,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导演都在用自己独到的目光演绎成长的故事。而影片《十七岁的单车》正是王小帅用自己独特的目光对成长故事这个创作母题新的演绎。表现了一种被权力压制下的残酷的青春。
影片《十七岁的单车》讲述了外来务工人员小贵和城市居民小坚因一辆山地车而引来的诸多青春琐事以及他们为解决这些事情而做出的种种举动。在影片中,王小帅借飞达快递公司经理的话讲出了山地车不再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资本和权力,是农民小贵融入城市生活,为公司赢得良好信誉的资本,更是小坚在同学们面前表现炫耀自己的权力。
小贵作为一个农民工,似乎已经注定了他与城市的`格格不入以及他的残酷的青春。而王小帅添加了一个具有城市户口的主人公小坚,更是讲述了小坚的残酷的青春,这显而易见地指明了主题:无论你在哪里,你的身份有何不同,你的青春都是残酷的。在影片里王小帅更是对造成这种残酷青春的原因做了深入的探索,但是这个原因不再是《青红》中表现的不同文化的悲剧,而是一种权利压制下的必然结果。在小贵的世界里,公司、工作。山地车,城市人俨然成了权利或者制度的隐喻,它们压制着小贵的一切,稍出差错他们都可以使小贵的生活遭受沉重的打击。影片中强调的一个事件让我记忆犹新:小贵在找张先生的时候被服务员糊里糊涂地洗了澡,洗完之后声嘶力竭的哭喊着:“我没钱”,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黑色幽默,导演用一种无奈嘲讽的态度表现了农民工与城市的格格不入,表达了小贵的残酷的青春。在小坚的世界里,山地车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有了山地车他才可以融入同学们的生活,他才拥有了自己心仪的女朋友。父亲这个作为正直人物代表的形象一再的改变自己的承诺激起了小坚内心深处的叛逆,他开始怀疑整个世界,他拿走了父亲的500元钱去二手市场买了山地车,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诺言,殊不知,他是在挑战这个规范着社会的制度。在制度面前,小贵和小坚都曾努力过,都在挣扎,但带给他们的却是权利对于他们的严历的惩罚。
影片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女人这个道具的恰当运用。导演把潇潇的恋情依附于权利作的恰当的转移,更突出了权利与制度在青少年的心中的地位,也突出的强调了权力作为形成残酷的青春的原因的重要性。影片中与小坚产生矛盾的潇潇毅然选择了车技高超的男孩作为自己的伴侣确切的体现了这一点。
在观看影片的《青红》的时候就已经很佩服王小帅的台词功夫,《青红》的内向性格更是表现文化冲击下的青春悲剧的重要选择,外向性格的人在遭遇青春曲折的时候会悉数倾诉于他人,而内向性格的人们的选择更会有无声胜有声的妙处。《十七岁的单车》中王小帅相同的采用了这个选择。本人认为此处是王小帅导演一个细心却又极其重要的意图体现。
也许王导的青春经历了太多的残酷,遭受了过多的曲折,能拍出如此振奋人心、勾人回忆的电影,镜头与构图以及音乐的娴熟运用以足可以证明王导的成熟。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5
《十七岁的单车》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所导,本片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入围金金熊奖,获得了肯定。他凭借单车将本不会有交集的两条平行线连接起来,擦出了青春的火花;他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两个不同阶层社会下的青春时代的故事;他把镜头对准两个少年,一个是农村来外打工的少年,一个是城里贫困家庭下的少年,用他们的故事来阐述平凡人平凡的十七岁。
20世纪90年代自行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对于少年时代的他们,都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山地自行车,在他们眼中拥有好的自行车就可以在同学面前抬起头来,消除自卑。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在时代背景下将人物鲜活的展现了出来。
从买自行车到自行车被偷到找自行车再到偷自行车被抓。以自行车为线索展开,以自行车贯穿始终。不仅仅局限于主角的深刻塑造,而且将在城里当保姆打工的红琴和家中富庶的潇潇形象同样刻画的栩栩如生。本以为红琴是城市里的女子,阿贵心中对她的喜爱,却因地位不同,不敢启齿,得知同样是来自于农村的打工者时深感遗憾。小坚心中喜爱着潇潇,却因自己家境贫寒无法与潇潇家境富庶相比较,而不敢表示情感。小坚是学生,身着校服,阿贵是快递员,身着快递服更加展现了阶级与阶层之间差异淋漓尽致的诠释,好面子、自卑等,这些都在他们身影中显现。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王小帅依旧使用第六代导演特有的电影观念:纪实的手法,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反映时代的真实现状。秉承着“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的审美追求,拍摄一部部受人喜爱的作品。
长镜头的大量使用,把故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增强了电影艺术的真实感,每个镜头都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的一览无余,当第一次去送快递,到了楼下,阿贵仰视了一下高楼,是他对大城市的向往,想要融入其中的情感流露。构图开放,又给观众留有想象的空间,引起浓厚的兴趣。当阿贵与朋友一起在门口看对面楼上的女子,门框意味着阿贵内心的激动,但受到了阶级的阻碍。特写镜头的使用、跟镜头的使用的等,都促使影片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丰富。空镜头的使用,展现了人物的情绪,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当阿贵扛着遍体鳞伤的自行车走在街道上,渐行渐远,消散在人群中,心情沉重起来,开放式的结尾,阿贵又将何去何从,小坚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无疑又将问题抛给了观众。
影片中的音乐随着事件发展起伏而时而沉重、时而轻松,当他骑着新自行车去送快递时,音乐轻快而活泼,当他在找自行车时,音乐沉重而低哀。音乐阿贵的心情变化而变化,画面的色调、光线也随之改变。
在那个时代,阶级之间的差异显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大。社会的差距,贫富不均会引起诸多不便,会自动的将弱势群体与其他人划分开来。自带的自卑感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平凡人平凡的故事也能打动人。便发生了因阶级差异、贫富不均导致的自卑感,错过了许多许多……
说起十七岁那年,我们的回忆便被一串串的勾起,说不完的话语,讲不完的故事如洪水般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