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的日记汇总五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猫的日记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猫的日记 篇1
提起这只猫,要追溯到3年前。
我是在20xx年搬到现在居住的这个小院的。在我之前的房主人是个出租车司机,因为职业的关系,他只是在晚上回来睡觉,所以小院显得有些破败和荒凉。我搬来以后,重新收拾了院落,小院有了鸡鸣和炊烟,一度荒凉的院落也有了些人气。但是单身生活决定了我的早出晚归,小院里有些时候是麻雀和猫的天堂。
20xx年,母亲和我小住了一段时间。每天母亲都会在家做饭收拾房间和隔壁的大妈聊天,那时候阳光很灿烂,小院也就有了一些家的味道,那一只猫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家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曾经见过那一只猫——是只母猫,体格有些强壮,在我们生活的宿舍区内飞檐走壁。一天,它来到了我家。善良的母亲就给了这只猫一些食物。那一天,那只猫精神有些萎靡,一路嚎叫着。第二天,它又来了,母亲照例是给了一些食物。再后来,那一只猫经常光顾,在后来的后来,就不止是一只了,大概是它把亲戚朋友都召集起来了。从外形判断,最早来的那一只猫应该是那个猫家族中的长者,和其他的成员相比,它显得有些苍老,特别是在夜晚,它的叫声就更有些凄厉和悲凉。而有关于这些猫的身世,我们都不得而知,有关于它们的猜测,也只停留在了母亲和隔壁大妈的闲谈中。当然,猫的大队伍通常是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光顾的。它们放肆地在我的厨房和客厅里翻箱倒柜,甚至是随地大小便。母亲都很宽容,每次都是默默地收拾被它们弄得一团糟的小院。
这些猫的家族变得越来越庞大,也听说邻居家也遭受了像我家一样的遭遇。一时间,对这些猫的不礼貌行为大家都在谈论着,但大家也都宽容着。两个月后,母亲因为农忙回了乡下的老家。母亲不在身边,我又恢复了早出晚归的习惯,因为工作繁忙,大部分时间都在单位里,饿了也就在食堂或者门口的食店草草解决,家里很久没有炊烟,猫们也就没来我家光顾了,我也慢慢地把这些猫淡忘了。
天气一天天凉起来了,转眼间就到了冬天。
一个寒冷的早晨,一地的霜。我去上班,我发现了那一只猫的尸体。当时的场景是一地的枯草,结满了霜,猫的身体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像是披了一件白色的纱。周围一切都很安静,没有人知道这里有一个卑微的生命已经终结。没有风,周围的树没有了树叶,光秃秃的,很沉默。阳光渐渐地照射到了地上,所有的霜华渐渐地融化、升华、蒸发,最后都变成了一阵水汽走了,只有猫的尸体看得越来越真切。我肯定了那就是那一只猫家族的老者,那一只老母猫。它的毛没有换尽,一些夏天残留的毛还附着在猫的尾巴上,看起来就像是两条尾巴。
悲伤就在那个时刻笼罩了我。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在猜测着这只猫的身世:或许,它也曾经是某一个家庭的座上宾,主人曾经很认真地给它洗澡梳理,吃香喝辣。也许它本来就是一只野猫,一只野猫家族的后代,从出生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它的命运:卑如尘土,贱若泥淖……
猫的日记 篇2
我家有两只流浪猫,就在我家的房后呆着不走。刚开始我很喜欢它们,总是拿东西去喂它们,时间长了,新鲜劲过了,我就烦了。尤其是它们总跟在我后面“喵喵”的不停的叫,简直讨厌死了,我就拿棍子打它们,真想把它们打死,这时奶奶赶紧拦住我说:“不敢打,它们也是生命呀,拿点东西喂它们一下不就行了。我们从小就要有同情心,学会珍惜生命,爱护小动物,关爱别人。做一个乖孩子,行吗?”我听了奶奶的话,使劲点了点头。
以后我一定要珍惜生命,爱护小动物。
猫的日记 篇3
“喵呜——喵呜——”啊,又是我家的小花猫在叫我呢。每天我放学回家,它总是在门口迎接我,可招人喜欢呢!
我家的小花猫全身长满了黑白相间绒毛,顺手一摸,毛茸茸的,真好玩!它头上长着两只黑耳朵,耳尖是白色的。它的耳朵很机灵,能来回摆动,只要稍微有一点动静,它的耳朵就对准那个方向听。所以,我家的小花猫很机灵。
每当我做作业时,它便跳到桌子上,趴在那里看我写作业,好像在说:“小主人,我在陪你做作业,要认真做呀。”
我家的小花猫还有一个特点,只要捉到老鼠,就会发出“呼呼”的声音,好像在说:“谁也别想抢走我的战利品。”那时你不要去碰它,它就会咬你哦。
我家的小花猫_150字
今天早晨,我家的小花猫生病了,我很伤心,于是,我赶紧起床,对妈妈说:“小花猫生病了。”妈妈焦急地说:“快给小花猫看病!”我和妈妈就一起到小医院去,打了一针,吃了点药,小花猫奇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今后我又可以给小花猫玩了,心里非常高兴。到了晚上我睡觉的时候,心想:“小花猫一定饿了。”我就拿来了它平时最爱吃的火腿肠,让它美美地吃上一顿。到了夜里,我们一家人突然被小花猫的叫声吵醒了,看到小花猫在房间里蹦来跳去,它是那样快活,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我带着甜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小花猫又喵喵地叫了起来,又像往常一样喊我起床呢!我真心地喜欢我家的小花猫。
猫的日记 篇4
我家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它的名字叫杯杯,是妈妈送给我的。
它有一身白花花的毛,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像两颗发光的绿宝石,炯炯有神。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小尾巴,摸起来可舒服了。
杯杯最爱吃的就是小鱼了。有一次我拿了一条美味可口的小鱼在杯杯面前晃来晃去,杯杯目不转睛地盯着小鱼,看我一直不给它,它生气了,好像在说:“小主人,我都快要骨瘦如柴了,就给我吃吧。”我似乎看出来它想吃的样子,就只好把小鱼递给了它。它一见小鱼,脚一蹬,快速飞过去,用脚爪子抓住小鱼,又飞快的跑回它的窝,开心地吃了起来。你说它贪吃吧。
小猫一吃完东西就是睡。它喜欢在一个有阳光的地睡觉,睡得很沉,怎么叫都叫不醒。若它稍睁开两条缝,便会说:“小主人,我实在累的不行了,就让我睡一会儿吧。”说完,便打起呼噜来,没办法,我就去写作业了。
我家的小猫真可爱,它给我带来许多快乐,我特别喜欢它。
猫的日记 篇5
我家曾经养着一只猫。他,一袭发亮的咖啡色毛发,聪明的小脑袋上长着两个蓝宝石一样的眼睛,在夜里发着幽蓝幽蓝的光,足以震慑鼠辈邪祟;两撇胡须骄傲地横着,大腕儿一样。看,他神气活现地踱着方步来到你跟前,突然轻咬你的裤脚,用毛茸茸的身体摩挲着你的小腿,喵喵喵地叫着,你不得不温柔地俯身抱起他,犹如抱起一个孩子。
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让你为他感到骄傲的孩子,是我的家人;从他两年前来到我家,就成为我们的心头肉,倍受宠爱。
女儿五岁的时候,坚决要养猫,被她外公知道了,老人家就去很远的亲戚家弄了只半大的猫儿来。进我家那天,猫儿被装在一个竹篓子里,竹篓上面盖着一块黑布。按照习俗,把装着猫儿竹篓放在石磨子上推了几圈,为的是让猫儿头晕,记不得他原来的家,找不到回去的'路;然后用绳子套住脖子,栓在长凳子腿上,我和妻子、女儿坐在凳子上,让猫儿熟悉新的主人。这样煞有介事地闹腾了一番,妻子便管他“幺儿、幺儿”地叫着,仿佛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女儿有了一个弟弟。
那时,我们住在城郊的一个二层农房里,房子是我的祖产。门前有一棵古老的杏树,像一把撑开的巨伞,遮盖住房顶;从楼上的窗户一眼望出去,六百米远,便是美丽、婀娜的长寿湖。夏天的时候,风从湖面徐徐而来,分外凉爽;闲暇里,垂钓于湖上,畅游于湖里,好不惬意。
有了猫幺儿,女儿便不能独享宠爱。
小女孩时不时地要撒娇,妻子便把她抱起来坐在椅子上与她逗乐,可猫幺儿却不解风情,也悄悄地从椅子上爬上妻子的另一条腿上趴着,似与女儿争宠,这时,女儿便伸出手来推他,猫幺儿也不示弱,以爪子来还击。
一天晚上,刚要准备睡下,猫幺儿突然跑到我和妻子中间来,仰面倒下,脑袋靠在枕头上,四脚曲缩,把人类睡觉的样子学得惟妙惟肖,惹得我和妻子哈哈大笑,被他的灵性所折服,心里更增了几分喜爱。可女儿不干了,大声叫嚷:“把他赶走,我要睡在那点!”言语里充满羡慕嫉妒恨。看猫幺儿表演一会儿,就把他撵到沙发上去睡,女儿趁机又来到我们中间玩闹一阵。
猫幺儿贪玩,回家晚了,便用小脑袋叩卧室门,门咚咚咚地响,如女儿未睡熟,就会嘀咕着去开门,边开便教训:“警告你,你再回来晚了,不得给你开门了,冷死你!”猫幺儿示弱,喵喵地叫几声,好像是说知道了,莫啰嗦了,径自去沙发上睡去。
猫幺儿贪吃。一次把妻子养在水缸里的鱼不知用什么办法捕出来吃了;待女儿发现的时候,只有半个鱼头了。这下可把女儿惹怒了,拿了根小棍儿追着猫儿,要打他,可猫幺儿身手矫健,迅捷地爬上房前的杏树,一双眼睛警觉地盯着女儿手中的小棍儿。女儿无奈,便找妈妈发气:“你再喊他幺儿,我就不做你幺儿,他是小偷!”妻子安慰女儿说:“猫幺儿还小,不懂道理,你是姐姐,要让着他,多些爱护;猫幺儿抓老鼠有功,就当犒劳英雄吧,不可小气了!”
据我观察,女儿之所以对猫幺儿心存芥蒂的原因,主要还是猫儿不像狗儿那样温顺,不喜欢被小女孩搂搂抱抱的,自有一番腔调,不理小女孩泛滥的柔情。非但如此,还常常在女儿的小书包上磨爪子,把印在上面的海绵宝宝抓得模模糊糊的,仿佛在嘲笑小女孩的幼稚一般,弄得女儿哭天抹泪的。
他的职责是抓老鼠,是一个非常能压邪的猫儿。但凡看见他竖起耳朵静静地蹲守在某处,天井里或是楼底下,一准儿是某个鼠辈要遭殃,绝不失手;饱餐后的他,有些神气活现的骄傲。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在门前的杏树下乘凉,草丛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响声,隐约可见一条菜花蛇路过,女儿被吓得用手蒙住双眼躲进妈妈怀里;而猫幺儿弓背缩身,全身毛发耸立,鼻孔里发出“呼呼呼------”威胁的声音,状似要扑上去扭打。蛇很快溜走,猫儿在女儿心里树起了英雄形象。从此以后,凡遇到吃鱼吃虾,女儿就会主动要求为猫儿留一份。
可是,我们与猫幺儿注定情深却缘浅,分离的痛苦不期而至。
分离是因为拆迁。我们被告知拆迁,必须拆迁!因为要建设旅游区景观大道。那大道并不穿过我的房子,有五、六米的距离,但,他们说我那房子老旧,有碍观瞻,得拆了,立一个广告牌来宣传景区。我不情愿搬,几度交涉,哪里有用!
我们被安排,要住进高层楼房里,猫幺儿素来自由自在,担心他适应不了。于是,决定把他寄养在一个较远的不被拆迁的亲戚家里。还是来时的竹篓,蒙上一层黑布;尽管依依不舍,眼里噙满泪水,还是终放了手交予来人;放了手,让他去,在一个转角处消失!
过了三个月,新家安顿好,心里惦记,携了妻子、女儿去探访亲戚,看望猫幺儿。亲戚告诉我,说那猫儿天天哀嚎,套着养了一个礼拜,解了绳子,就跑了,再也没有回来。我们都僵住了,很难接受这个结果。女儿说,一定是猫儿想念我们,回到老家那里找我们去了,于是我们立刻赶到旧房子那里,只看到残垣断壁、断砖、瓦砾,一片狼藉;那棵古老的杏树被连根拔起,已然枯死。四下里搜寻,幺儿幺儿地呼唤着,却不见他身影。此后又多次去了旧房子处,在那里等候,在那里找,在那里喊,都无功而返。女儿抽噎着,怪我心硬,怪我用黑布蒙了他的眼------我和妻子心里也难受,仿佛失去了一个孩子,苦痛郁积在心里。怎奈禽兽虽有情,人心却冷如铁。